新闻中心
◇广西瞄准重点产业补链强链延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2021年以来累计引进160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其中专精特新等企业140余家,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产业分工体系
◇“构建中国—东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把物流通道变成产业走廊,是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作用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全国唯一沿海又沿边的广西自贸试验区推动下,中国—东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日渐完善,日益成为全球产业链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广西钦州港,一艘货轮驶离码头(2023 年 11 月 24 日摄)张爱林 摄 /《瞭望》新闻周刊
沿海沿江沿边,联接大湾区、联接西南中南、联接东盟,毗邻粤港澳大市场、西南中南大市场、东盟大市场……拥有“三沿三联三市场”之利的广西,既是开放窗口,也是战略腹地。
近年来,在系列开放平台推动下,广西积极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不断把独特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为抓手,以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牵引,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构建“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东盟”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更好服务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近年来,广西立足“战略腹地”要求,在全面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上蓄势发力,积极承接大湾区经济辐射,推进产业集群深度对接,推动大湾区向东盟进一步开放,助力区域融合协作。
目前,比亚迪电池、南南铝业、潮力等一批企业和项目已进驻南宁市邕宁区新兴产业园。入驻园区的广西天恒汽车部件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于2021年组建,是国内多家知名新能源车企电池托盘的主流供货商,家电、家居等铝合金零部件产品远销欧美市场。公司销售经理潘文说,2023年公司产值达6亿元,同比增长20%,已形成30万套电池托盘产能的产线群。
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卢晴说,南宁市抢占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赛道,通过引进比亚迪等“链主”企业,成功牵引龙电华鑫、宸宇负极、安达正极等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重大项目落地,产业已涵盖电芯制造、正负极材料、碳酸锂、电池铝箔等重要环节。同时,为新能源电池产业项目配套布局了国潮铝业、南南铝箔等一批铝精深加工项目,逐步形成新能源电池铝箔材、铝制汽车零部件等高精尖铝材及铝部件生产能力。
为服务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广西推动产业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加强与东盟国家产业开放合作,积极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研发+广西制造+东盟市场”产业协作体系。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王永超介绍,广西瞄准重点产业补链强链延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2021年以来累计引进160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其中专精特新等企业140余家,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产业分工体系,有效增强和补齐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精细化工等产业链,已成为大湾区重要的钢铁、建材、有色等重点产品的保供基地。
地处粤桂两省区交界处的玉林市,是承东启西、对接沟通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的重要通道和关键节点城市。走进玉林下辖的北流市多个产业园区,记者看到,这里既有东部外溢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也有直接配套东部电子、机械等产业链的企业。
在北流市民乐镇轻工产业园,广西瑞喆箱包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万多个化妆包。“公司从珠三角转移回来,从签约到投产不到半年,专为国外高端化妆品牌做配套,产品主要销往欧美星空体育app下载。”公司负责人陈勇立说,2023年营业额突破1.5亿元,订单已排到2024年7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3年,广西累计推动建设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项目超500个,正加快打造以汽车、电子信息、金属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等优势产业为主,机械、食品、纺织等特色产业为辅的“4+N”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
一系列产业合作新模式正加速形成。瑞声科技等电子信息企业建成“大湾区研发—广西制造—东盟组装”产业链,上汽通用五菱建成“柳州研发和零部件生产—印尼整车组装和市场销售”产业链,中伟、华友等新能源企业建成“海外原材料—广西精深加工”产业链,恒逸、桐昆等石化化工企业形成“东盟炼油—广西炼化”“双基地”模式。
2023年以来,贵南高铁建成通车,平陆运河、黄桶至百色铁路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海铁联运班列实现西部地区全覆盖,钦州港20万吨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成运营……以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牵引,广西正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通道体系。
巨大的集装箱轮来来往往、一座座桥吊不间断运作……来自西部省份的货物,在位于西部陆海新通道关键节点的广西北部湾钦州港“下车”后,即可“扬帆出海”。世界各地的货物“坐船”运达到港后,便可搭乘海铁联运班列通达全国。
距离钦州港码头不远处的大榄坪物流园区,川桂合作重点项目——西部陆海新通道综合冷链物流钦州港基地项目正加紧建设。项目建成后,将连接起菲律宾、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等东盟国家与我国西部地区的货物运输通道。
在钦州石化产业园内,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总投资305亿元。项目负责人李新昌说,现有77个主项开工建设,开工率达93%。2023年,该产业园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千亿级专业化工园区,还开工建设马来西亚闵和粮油产业基地等跨境产业链项目,同时建成东南亚特色产品进口基地和直销中心。
广西与东盟海陆相连,凭祥、东兴、靖西等边境口岸城市充分发挥“边”的优势,利用“东盟资源”,大力发展落地加工产业,建设边境跨国园区,加快引导上下游产业链集聚。
凭祥产业园内,广西中果实业有限公司利用东南亚原料优势,主营速冻果浆、果蔬冻干加工等业务,2023年11月投产至今,产值已超千万元。水果经过全自动化清洗、消毒、取浆等工序后,一瓶瓶新鲜果汁被迅速装瓶、贴标、冷冻保存,将发往长三角等地区。公司董事长王淑娟说,目前接到的订单货值达1.5亿元,已与一批知名食品饮料企业和茶饮品牌达成合作意向。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广西自贸试验区)崇左片区管委会三级主任科员覃伟师介绍,得益于区域合作优势发挥、跨境产业链布局延伸、互市贸易快速发展,凭祥产业园加大对重点产业的招商力度,引进了多家重点电子信息企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形成电子信息、东盟特色产品深加工两条跨境产业链,全力打造面向国内国际的进出口深加工贸易基地。
“构建中国—东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把物流通道变成产业走廊,是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作用的题中应有之义。”全国政协常委、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局长韦朝晖说,未来要利用沿边临港地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国家新出台的支持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政策,加强沿边临港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区域的产业协同,推动更多“链主”企业和重大项目入驻沿边临港产业园区等重点开放平台,积极布局发展新质生产力。
通过激发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广西自贸试验区等一系列开放型园区平台潜能,深化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广西稳步推动与东盟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发展,在合作共赢中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走进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中的中国—东盟特色商品汇聚中心,新加坡的酱料、越南的咖啡、马来西亚的榴莲点心等5000多种商品琳琅满目。
广西新中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国维说,物流园与特色商品汇聚中心享受到广西自贸试验区各项优惠政策叠加红利,园区产业集聚效应加速显现,带动周边产业规模化快速发展。
在全国唯一沿海又沿边的广西自贸试验区推动下,中国—东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日渐完善,日益成为全球产业链的关键组成部分。2023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在南宁、钦州、崇左、北海、防城港设立广西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区,放大自贸试验区开放平台优势和改革创新溢出效应,加快打造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服务的集成创新地。
全国人大代表、南宁市市长侯刚说,2023年,广西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新增企业1.3万家,实际使用外资3亿美元。中国—东盟金融城入驻金融机构(企业)数量首次突破500家,连续4年新增入驻机构数量超100家。构建面向东盟的数字丝绸之路步伐加速,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累计集聚7200余家数字经济企业,全市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连续两年突破100亿元人民币。
依托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玉林、百色、崇左等7个设区市现有的产业园区,广西加速推动与东盟国家园区、企业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整合优化、规划建设了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石化化工、装备制造、金属新材料等产业。
越来越多广西企业与东盟市场开启“双向奔赴”。一批新兴产业加速海外布局,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出口迅速增长,螺蛳粉、挖掘机、移动破碎机等“广西制造”打入欧洲、南美等国际市场;老牌龙头企业加快走出国门,玉柴集团的高热效率发动机服务众多国内和东盟客户,金穗农业集团进驻东南亚国家开展农业投资合作、共同建设种植基地。
2023年,广西外贸进出口总额达6936.5亿元,同比增长7.3%;广西与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额3905.1亿元,同比增长23.7%,其中对东盟、澳大利亚进出口分别增长22.8%、79.2%。
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厅长杨春庭说,广西立足面向东盟的独特区位优势,一方面聚焦主业、强链延链,持续开展产业链招商、承接产业转移,努力把广西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腹地,加速构建面向东盟的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另一方面,深化拓展与东盟国家重点领域合作,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全力推动广西自贸试验区与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协同发展,为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注入强劲动力。xk星空体育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