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2023年全省优良天数比例为94.2%,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为84.4%,土壤安全有效保障,已建成10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4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是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5日举行的《2023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发布会上,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牟善学作主旨发布并与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陈家厚共同回答了记者提问。
牟善学介绍,《2023年黑龙江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3年全省生态环境状况与往年相比,呈现出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以及土壤环境质量、自然生态状况总体稳定的“两好两稳”状态。
空气质量方面,2023年我省实施散煤削减替代、燃煤锅炉淘汰或升级改造等措施,超额完成工业炉窑深度治理、钢铁和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等年度任务。全省优良天数比例、PM2.5浓度优于全国平均值。
水环境质量方面,2023年我省完成《黑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立法,推进松花江流域系统治理,强化全省下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效管控畜禽散养粪污,实施工业园区污水达标排放。全省地表水Ⅰ-Ⅲ类水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
土壤环境质量方面,2023年我省组织排查涉镉等重金属企业70家、矿产企业33家,完成省内101个重点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2023年星空体育app下载,国家网土壤环境例行监测结果表明,全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自然生态状况方面,2023年我省开展“绿盾2023”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推动247个“四类重点”问题整改,完成率达到98.38%。协力推进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
日前,我省制定印发《黑龙江省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实施方案》,对推动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进行了全面部署。牟善学表示,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省生态环境厅将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统一规划监测点位布设,构建天空地全覆盖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提升监测数据共享交换能力;二是向数智化监测技术看齐,统筹运用数字技术,实现空气、地表水自动监测智能化运维;三是发挥监测服务支撑作用,发挥“吹哨人”作用,第一时间对环境问题进行监测、分析和预警,指引污染治理直达病灶、对症下药;四是筑牢高质量监测数据根基,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控技术水平,完善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机制。
陈家厚介绍了全省噪声污染防治工作情况。全面建成声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共设置噪声监测点位2944个,实现了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全覆盖。制发《黑龙江省加强噪声监测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省级和地方噪声监测事权划分。每年组织开展全省地级及以上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定期公开全省声环境质量状况。在哈尔滨市建成20个噪声自动监测站,全天候实时监测哈尔滨功能区声环境。
近日召开的全省绿色龙江建设大会围绕绿色龙江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牟善学表示,我省将全面开展“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七大行动”,为加快建设绿色龙江增添内生动力、创新活力。
牟善学介绍,我省将在污染防治攻坚上下功夫。实施空气质量提升行动,深度治理散煤污染、秸秆露天焚烧等突出问题,强化重点行业企业源头污染治理。实施重点流域治理行动,强化松花江干流沿线城市水污染防治,对安肇新河、肇兰新河等重点水体实施“一河一策”专项整治,2024年底实现稳定达标。实施土壤源头管控行动,到2027年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我省将在督促问题整改上下功夫。一方面,实施监管执法雷霆行动,重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另一方面,实施督察督政利剑行动,运用预警、通报、约谈、挂牌督办、移送问责等手段,确保到2025年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各项反馈问题整改。今年将启动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用两年时间实现全省督察全覆盖。
我省将在推动绿色转型发展上下功夫。实施生态助企服务行动,严把新上“两高”项目环境准入关,到2025年建立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此外,我省还将实施环境风险防范行动,全覆盖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为绿色龙江建设做好支撑。
扫一扫关注我们